外围环境好转孕育了1月份以来的反弹,不过国内通胀与紧缩的矛盾并未完全化解,在主要板块轮动上涨之后,指数在2900点一线存在一定震荡整固要求。趋势上,未来我们仍看好通胀推动和政策受益两条主流线索下的投资机会。
支持反弹的理由主要集中在政策预期、资金环境和市场估值三个方面。通胀和紧缩问题是一段时间来市场主要压制力量,但在加息、提高存准率、国八条、房产税试点密集推出后,政策面迎来短暂的平稳期。资金面在春节后也有明显改善迹象,在大量到期资金和春节备付金需求下降的共同影响下,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过程,投资者对资金紧张的恐慌心理有所缓解。而在市场内部,2700点一线权重股的价值支撑已经出现,无论周期股、消费股、新兴产业股都已进入稳健买入区间。上述因素共同推动了目前的修复性反弹行情。
但在预期上,市场不利因素尚未完全化解,上涨行情的持续驱动力也没有出现。虽然1月份CPI涨幅低于预期,但国内通胀预期并没有因此缓解。由于刚性成本与输入性因素叠加,未来食品价格提高的预期依然存在,去年末以来非食品价格也出现走高趋势,我国通胀率中枢系统性抬升已经出现,并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。相应地,货币政策偏紧格局难以迅速扭转。事实上,本周五央行即宣布再次上调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。从拆借利率对存准率调整异常敏感的情况看,市场也不具备发生较大规模行情的资金环境。从中期角度看,紧缩政策对市场估值和上市公司业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,需要密切关注。
连续上涨之后,周期类权重股与政策受益板块都出现了一定涨幅,对政策面的担忧和2900点上方的巨量套牢盘,开始影响投资者持股意愿,指数存在明显震荡整固要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市场能够在目前位置维持强势震荡,则会突破去年11月以来的下降通道压制,对市场人气重新形成提振支撑,修复性反弹行情有望继续深入发展。建议继续关注通胀支撑和政策受益线索下的结构性机会。